浅层气浮机cad图纸
  • 浅层气浮机cad图纸
  • 浅层气浮机cad图纸
  • 浅层气浮机cad图纸

产品描述


加压溶气气浮设备是将清水加压至(3-4)×105Pa,同时加入空气,使空气溶解于水,然后骤然减至常压,溶解于水的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(气泡直径约为20-100μm左右),从水中析出,将水中的悬浮物颗粒载浮于水面。从而实现固-液分离。加压溶气气浮设备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一种气浮设备。该设备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类废水处理(尤其是含油废水处理)、污泥浓缩及给水处理。

分类

压力溶气气浮装置的型号按供气源的方式和每小时处理水量分类:

a) 以压缩空气为气源的称为加压溶气气浮装置,代号为:QFJ。

b) 以射流形式吸入空气为气源的称为射流溶气气浮装置,代号为:QFS。

c) 按处理水量(m3/h)分为:5、10、20、30、40、50、75、100、125、150、200、300、400 等规格。

基础组成

a) 加压溶气气浮装置:水泵、空气压缩机、压力溶气罐、溶气水释放控制阀、释放器、刮渣机、电气

控制箱、流量计和气浮池等;

b) 射流溶气气浮装置:水泵、射流器、压力溶气罐、溶气水释放控制阀、释放器、刮渣机、电气控制

箱、流量计和气浮池等。

工艺流程

水泵自调节池将原水提升到反应池。絮凝剂在吸水管上(泵前)投入,并经叶轮混合于反应池中进行絮凝,根据废水的性质不同反应池的强度和反应时间应有所调整。反应后的絮凝水进入气浮池的接触区,与来自溶气释放器释出的溶气水相混合,此时水中的絮粒和微气泡相互碰撞粘附,形成带气絮粒而上浮,并在分离区进行固液分离,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机刮至排渣槽排出。清水则由穿孔集水管汇集至集水槽后出流。部分清水经由回流水泵加压后进入溶气罐,在罐内与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相互接触溶解,饱和溶气水从罐底通过管道输向释放器。

压力溶气气浮法工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,即压力溶气系统、溶气释放系统及气浮分离系统。

1.压力溶气系统。

它包括水泵、空压机、压力溶气罐及其它附属设备。其中压力溶气罐是影响溶气效果的关键设备。采用空压机供气方式。气浮法所需空气量较少,可选用功率小的空压机,并采取间歇运行方式。此外空压机供气还可以保证水泵的压力不致有大的损朱。一般水泵至溶气罐的压力约0.5MPa,因此可以节省能耗。

2.溶气释放系统。

它一般是由释放器(或穿孔管、减压阀)及溶气水管路所组成。溶气释放器的功能是将压力溶气水通过消能、减压,使溶入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,并能迅速而均匀地与水中杂质相粘附。

3.气浮分离系统。

它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流式、竖流式及综合式。其功能是确保一定的容积与池的表面积,使微气泡群与水中絮凝体充分混合、接触、粘附,以保证带气絮凝体与清水分离。

折叠**效浅层气浮机


**效浅层气浮装置是一种先进气浮系统,成功地运用"浅池理论"和"零速"原理进行设计,集凝聚、气浮、撇渣、沉淀、刮泥于一体,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水质净化设备.CQJ型**效浅层离子气浮是集絮凝、气浮、撇渣、刮泥以一体的气浮装置,运用了"浅池理论"及"零速原理"进行设计,停留时间仅需3-5分钟,强制布水,进出水都是静态的,微气泡与絮粒的粘附发生在包括接触区在内的整个气浮分离过程,浮渣瞬时排出,水体扰动小出水悬浮物低,出渣含固率高,悬浮物去除率可达90%-99.5%以上,COD的去除率可达到65%-90%,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70%-95%。



CQJ型**效浅层离子气浮采用了*特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**技术-均衡消能装置取代了传统的释放器,大幅度地减小了微气泡的直径。微气泡直径平均仅约5μm,与目前国内外平均约150μm比较至少减小了30倍。由于当溶气量一定时,微气泡的总面积与其直径的平方成反比,因而微气泡的总面积至少增大了几百倍,而微气泡的密集度则增大了近几千倍。理论研究及试验均表明,微气泡直径约小,气泡吸附悬浮物的趋势越强,吸附力越大,这可以用界面能理论来解释,微气泡总面积呈几何数增加等效于废水中固、水、气三相总届面呈几何级数增加,于是它们力图通过吸附降低表面能的趋势大幅增强。在气浮理论中,悬浮物自水体的分离,除了气泡吸附、气泡**托、絮体吸附机理之外,还存在所谓的"气泡裹携"作用,部分未与气泡或絮体吸附的细小悬浮物,在密集气泡上升过程中,因无论细小悬浮物怎样细小,其粒径仍远大于水分子,它们将可能被挟带在气泡群的气泡间隙中被裹携至水面而分离。显然,气泡群越密集,这个作用将越强烈,所能挟带的悬浮物也将越细小。


*特的溶气系统设计,体积小,溶气效率高,结构紧凑。设备占地面积小,效率高。


http://djhb8888.b2b168.com

产品推荐